九游体育女子运动员上田径赛场从此要过“基因验票”这一关?
世界田径联合会日前公布最新竞赛规则:从2025年9月1日起,凡报名参加世界排名赛事(含世界锦标赛)的女子运动员,必须在注册体系中留存一次性SRY基因检测结果。今年的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9月13日至21日)将成为首个“实战考场”。
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解释,检测旨在“让女性运动员不必担心生理天花板”,并重申“性别认同不能凌驾于生物学之上”。在过往睾酮阈值和DSD药物管控争议不断的背景下,田联选择先行一步,用基因结果为参赛资格“画线”。
检测流程被描述为“与常规兴奋剂采样并行”:运动员提交口腔拭子或干血滴(DBS)样本即可完成,结果预计两周内出具。费用方面,田联承诺为每名运动员报销最高100美元,各成员协会负责执行。公开医学资料显示,最基础单基因检测市场价多在百元美元区间,复杂项目可高达数千美元,此举有望降低基层队伍的经济负担。
所谓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能在胚胎期触发睾丸分化;检测呈阴性意味着受检者“未发现Y染色体”。然而运动医学界提醒,性别分化并非单基因即可一锤定音。历史数据显示,具有XY染色体却表现为女性表型的个案并非罕见,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就曾出现八例最终被认定为“假阳性”的先例。
技术层面,这项基因检测与近年来大热的“干血滴”兴奋剂筛查共用采样管路,实验室无需新增昂贵设备,样本运输和冷链要求也低于传统血液检测,为各国协会在赛前大规模完成“资格清仓”提供了可操作性。业内人士指出,田联选择“反向借力”反兴奋剂网络,既节省成本,也提升执行速度。
放眼国际体坛,拳击等项目已在今年春季通过几乎一致的SRY检测条款,显示“基因验身”正迅速从个别试点演变为跨项目标准。倘若东京世锦赛运行顺畅,不排除更多单项联合会跟进。
不过,新规仍留下多个悬而未决的操作细节:遇到基因结果与出生证明不符时,仲裁程序将如何启动?检测数据由谁存储、保存多久、跨境流转能否满足各国隐私法规?世界田联仅在官方公告中强调“所有信息严格保密”,却未公布配套的样本销毁或匿名化机制。
从公平视角看,基因检测似乎为女子项目筑起明确边界;从科学视角看,单一基因又难以穷尽复杂的人体性别光谱。田径,正站在技术驱动的十字路口。东京田径世锦赛鸣枪在即,一张基因报告能否真正“净化赛道”,抑或催生新的争议和复议,还需赛事实践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