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国际奥委会新任女主席表态考虑重启性别检测田径、拳击等跨性别选手恐遭全面排除
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赛事中性别争议的逐步升级,据报道,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正在考虑恢复性别检测的做法。这一措施在某些体育项目中已经开始实施,比如田径和拳击等,涉及对男性染色体的筛查。然而,这项措施在科学和伦理层面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1996年,奥运会曾正式废除了性别检测制度,但这一制度可能会在津巴布韦游泳界的传奇人物考文垂接任IOC主席后发生变化。这位获得七枚奥运奖牌的女主席在今年三月当选时表示:“我们将积极捍卫女性运动员的比赛类别。”她还计划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以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
在现有的制度下,IOC将性别标准的制定权分配给各个国际单项运动的管理机构。世界田径联合会和世界拳击组织已经开始采用口腔黏膜采样来检测Y染色体,世界泳联也在2023年跟进了这一规范。根据新的规定,只有具备XX染色体的运动员才能参与女子赛事,而跨性别女性及具有XY染色体的性别发育差异(DSD)运动员被排除在外。
联合国关于暴力侵害妇女问题的特别报告员阿尔萨勒姆在去年十月向联合国大会表示,这类检测既可靠又无需侵入性操作。然而,阿尔及利亚拳击手哈利夫的病例再次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位被指控为XY染色体的巴黎奥运冠军缺席了6月初在荷兰举行的一场比赛。
来自世界医学协会和人权组织的质疑之声不断增加。洛桑大学的性别社会学家帕佩(Madeleine Pape,曾代表澳大利亚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800米比赛)指出:“Y染色体绝不是运动表现的可靠指标,反而可能对受影响的运动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她以西班牙跨栏选手马丁内斯-帕蒂诺的案例为例,说明携带XY染色体的人可能对睪固酮“完全或部分不敏感”。
目前,世界拳联和世界田联计划在SRY基因检测后增加解剖学检查。不过,帕佩对此表示警告:“看似简单的染色体检测背后,可能隐藏着高度侵入性的非标准化妇科检查,甚至对许多国家而言,基因定序的费用也是难以负担的。”
最终的裁决可能会交由法律系统来决定。预计欧洲人权法院将在7月10日对两届奥运800米冠军、南非DSD选手塞门亚的案件做出二次判决,而这项判决的结果可能成为未来性别检测制度的重要法律先例。